12345678@mzthcn.com
18888888888
12345678@mzthcn.com
18888888888
走过街道拐角,路过小区楼下,一家家颜值颇高的社区食堂,绘就温暖人心的城市风景线,也为上海老人带来“舌尖上的幸福晚年”。近年来,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食堂在上海各街镇遍地开花。但开业时的“一片叫好”过后,社区食堂当下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?又会探索出怎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?记者实地走访沪上多家社区食堂进行调查。
饭盒“排队”这里的社区食堂线分,闻喜路上的彭三社区食堂尚未营业,但选餐窗口前已经摆上了四五个饭盒。几位老人气定神闲地坐在靠窗座位,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。
“开餐啦!”11时,老人们拿着托盘到窗口挑选,再到结账区刷“彭福卡”结算。清蒸小黄鱼11.8元、清蒸鸡腿10元、红烧鸭块9元、红烧大排10.6元、西芹花生3.5元、绿叶菜2.8元、肉包2元、香菇菜包1.5元、大刀切0.8元……窗口上方的大屏幕上,当日菜品和价格一目了然,十几元就能吃一顿。
相比彭三社区食堂的温馨,开在徐汇区华泾镇北杨华发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合缘饭堂则多了一点“小资”气息。开业不久,名气就传到了周边,约800位老人办好了就餐卡。这里不仅装修风格更加时尚亮眼,还增加了咖啡简餐、卤味熟食的档口。今年情人节,这里推出了“浪漫主义套餐”,咖喱猪排饭、照烧鸡排饭、土豆色拉、味噌汤、时蔬和饮品组成的二人套餐只要66元,七八对老人享受了浪漫一餐。
社区食堂是上海为老服务托底保障的福利,让不少老年人尝到了幸福的滋味。但在实际运营中HQ环球体育,也有不少烦恼。
“相比社会餐厅,我们的运营时间和覆盖面还是有限制的。”胡昆弟告诉记者,一方面,安泽社区食堂每天中午有200多客堂吃和400多客送餐,客源较稳定,另一方面,很难开拓更多客群,增加盈利点。“我们也想过多做一点年轻家庭、上班白领的生意,但社区食堂为了照顾老人,很多菜都烧得比较清淡且软烂,不适合年轻人口味。此外,老人用餐时间早,通常晚上6时前就吃好饭了,如果要做年轻人生意,我们必须把经营时间再拉长,成本又上来了。”
民生工程也需要接受市场化的考验,如何运营好一家社区食堂,需要的不仅是爱心和责任心,还有专业化、精细化的商业理念HQ环球体育。
胡昆弟也有自己的心得。“开在居民区里的社区食堂无法获得更多社会客流,但我们可以把日常管理做得更精细化,这也是餐饮管理公司的内功。”他说,社区食堂每天有20个菜品,包括8个大荤、4个小荤、4个蔬菜和4个蒸菜,出菜的时间和数量就很有讲究。为了保证新鲜且不浪费,往往是品种多一点、数量少一点。“分批次餐厅桌椅新闻、少量烧,哪个品种不够了,厨师再继续加,虽然工作量大一点、辛苦一点,但损耗也能少一点。”
彭浦新村街道近45%的居民是60岁以上老人,因此街道辖区内有5家社区食堂,确保老人步行15分钟以内,就能到达一家社区食堂。在彭浦新村街道服务办副主任张晨赟看来,周边老人已经对社区食堂有了依恋和信赖。
“彭三社区食堂在前期装修时,就考虑到了很多细节。这是堂吃时配备的适老化餐具,碗底有防滑垫,勺子有防掉手环。”张晨赟说,街道还几次接到12345打来的表扬电话,原来社区食堂送餐员上门送餐时,发现独居老人摔倒在家中,赶紧联系家属送医。“老人们说,这些送餐员既是安全巡视员,也是他们的关爱员。”
蒋平也希望,合缘饭堂能够成为周边居民的社交中心。“我们的社区食堂是全天候开放的,不管老人是来吃饭,还是坐着聊聊天,都欢迎。”因此,合缘饭堂每天下午3时左右,会向周边居民提供一份免费的中式甜汤。今后,这里还会举办咖啡品鉴课堂、亲子美食制作等各种体验活动,让社区食堂成为社交中心,聚人气聚客流,进入良性循环。
申明: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!